(營口之窗“營口故事”)家鄉的年味
趙淑艷
說起家鄉的年味,先得說說我的家鄉。
我的老家是熊岳城南的九壟地,這個名字的來由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那里是一片廣袤的土地,沒有山丘,土地的地壟都很長,九條壟就是一頃地;其二,是因為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九條龍,因為犯了天條被貶到人間,落地在我們村子東北方的一個小石橋旁。村里人知道了就向天求情,讓這幾條龍飛升歸天了。但是有一條龍因為壞了一只眼睛沒能回去,人們就總去供奉。所以那里總是風調雨順,如果遇上大旱的天氣,只要村民們燒香祈禱就會天降甘霖,莊稼年年大豐收,所以也稱“九龍地”。因為風調雨順,所以家鄉人的生活就很好,年味也自然很濃。
每每臨近春節我就會想起我記憶里家鄉的十足的年味。
臘八一過,年味就飄到眼前了。一家家的年豬排著隊逐個走上四方臺,壽終正寢。老家的鄰居們大都商量著哪天哪家殺豬。殺年豬是最熱鬧的,要殺的豬頭天晚上就不喂了,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到圈里抓豬。幾個有力氣的壯漢跳進豬圈,如同斗牛士一般圍著豬轉,追著豬跑。豬被抓到了,一聲聲哀嚎著,被幾個壯漢摁倒,把四條腿綁起來,抬出豬圈。那時我的心中就會不由的生出很強烈的悲憫感,而男孩子們似乎很興奮地圍著看熱鬧。
偌大的院子的角落里,會準備一個大鍋臺,安放一口大鍋,燒上一鍋開水,還得準備一個大盆和一根用秫秸折成的工具,用來殺豬時攪血用。先把豬的四條腿都用麻繩扎好,放在一個結實的桌子上,有兩三個壯士按住豬身,待屠夫一刀捅下去,血就泉涌般嘩嘩地流出來。這時就需要有人一邊接血,一邊順時針攪動。年味就在這旋轉的血液中回蕩。
接完血后,屠夫就會在豬蹄的上方都割一個大口子,然后用力吹氣,豬就立馬鼓起來,一個圓滾滾的碩大的氣豬就呈現在眾人眼前。這時候再把大豬抬到鍋臺邊,把滾燙的開水澆在豬身上然后開始刮豬毛。小孩子們就在一邊歡呼雀躍,追逐打鬧,好不歡快,年味就在這歡笑聲中蕩漾。
灌血腸是必須做的事兒。我家灌的血腸非常好吃。燒上一鍋開水,切少許蔥姜末兒,放進適量的調料,切一點從豬身上割下的肥油的末兒放到湯里,湯的香味就會直撲口鼻,沁入心底。待湯涼了才可以調血。通常我們會待爸爸調完湯以后用小碗盛點出來品嘗。那個湯的味道之美我至今還難以忘懷,仿如它是此生最美的美味。
接近年根兒,家家就忙不迭的布置年貨:殺雞,做豆腐——每家都自己做豆腐,可以做一大板。還要推磨撒年糕,掃灰,糊墻,裱棚,擦玻璃等等,都忙得團團轉。忙年,忙著一年的結束,圓滿收關,也忙著新一年的開始,充滿希望。年味就在這忙碌的日子里翻滾。
寫對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年的憧憬都會蘊含在對聯的詞語里。現在想起來,過年貼的門對就只是字數相等,話語吉祥而已。我記得有一副對聯是這樣的:社會主義年年好;合家歡喜家家樂。那時還感覺這對子很好呢。每家還要寫好多吉祥貼(春條):井泉龍王,出門見喜,抬頭見喜,肥豬滿圈,金雞滿架,出入平安等等。每家還都要在一進正屋對面墻上貼一個長的春條。春條很有意思,大都是順口溜,如:宜入新春年,幸福在眼前,莊稼收成好,隊里多分錢。大吉利!
年味就在這美美的對聯和春條里蕩漾。
過年了,家家都會買很多鞭炮,從除夕開始放炮,一直會到二月二。名目繁多的理由會讓鞭炮聲每天噼噼啪啪響聲連天,不絕于耳。年味就在這接二連三的炮聲中沸騰。
過年,除夕是最忙的一天,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要貼對聯,要去上墳,還要在中午前擺上供桌。都有一個大方桌,掛上家譜,擺上酒菜,饅頭,水果等,還要有燭臺,還須點上金字蠟,晚上十二點前就要接神。接完神,成年男人就開始挨家挨戶的去拜年,不但要問好,還要到供桌前去磕頭。小孩子們則提著燈籠聚成群的玩耍,湊熱鬧一樣的到各家去拜年,小孩子拜年都有時會領到壓歲錢或者糖果之類的東西。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
三十晚上鬧騰了大半夜,甚至有人是鬧個通宵的。初一早上,每家每戶都早早起來煮餃子。吃完餃子,小孩大人都換上新裝,女人(媳婦)們開始在家族中挨家挨戶地去拜年。女人們拜年往往都要稍坐一會兒,聊幾句家常。因為拜年不能過午,所以大戶人家就要拜一上午。男人們大都聚一起玩自己喜歡的游戲,打麻將,打撲克等等。初二開始就可以串門了,去親戚家拜新年,慰問一樣。有很多人家信佛的還要去拜幾次廟。總而言之,過年是很忙碌的,要忙到十五左右才可以消停。一年之計在于春,忙春節也忙的是希望,一年的憧憬都蘊含在春節的日子里。年味就在這歡樂的憧憬中享受。
現在老家的年依然忙碌,但年味已大不如前了,很少自家有殺豬宰雞的了,也少有自家推磨做豆腐,撒年糕的了。但別的事情還是照做。現在娘家的春條不再有人給寫了,去年是侄媳婦從熊岳城里買的門對和春條,春條上是這樣的句子:發家富路寬,福到合家歡,生活甜如蜜,財寶堆成山。
今年的春節又要來臨了,年味越來越近了。往常農村人常說:耍正月,鬧二月,離離拉拉到三月。現在就不同了,許多人家都扣了大棚,棚里有的是蔬菜,有的是葡萄,還有的是桃或者李子等等。棚子里生長的是植物的生命,也是家鄉人生活的希望,是致富的途徑。正月的耍鬧已變成了辛勤的勞作,也難怪他們每年都會有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收入了。
年味雖然較之前淡了些,但是年味仍留在我的記憶里,年味里有我對家鄉美好生活的留戀和贊許。家鄉的人們正走在勤勞致富的康莊大道上,愿家鄉的人們永遠富足,永遠幸福!!
寫在2024年春節即將來臨的日子里。
作者 趙淑艷 女 1950年生人 鲅魚圈區退休教師 中教高級。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開始寫散文、散文詩,散發于《遼寧農民報》、《遼寧日報》副刊、《營口日報》副刊等刊物上,現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營口市詩詞學會會員。
供稿作者:趙淑艷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三張明星臉(小小說)——李同雁
下一篇:營口之窗春節專題:那天是臘月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