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蜜桃av一区精品变态类天堂_91福利专区_半支烟国语版在线观看_啊啊啊啊亚洲_2021国产精品_亚洲黄色的

首頁 > 我要分享 > 營口故事 > 正文

七十年代經歷的幾件事(一位營口老人的回憶)

陳征

分享到:
2020-10-24 07:55:00   來源:營口之窗   點擊:

(營口之窗“我要分享”)七十年代經歷的幾件事

文/陳征

在我六十周歲的時候,曾寫了一些自己經歷的往事,閑來找出來看一看,覺得有必要公開分享一、二、三。

其一畫玻璃畫。大約七十年代初期,營口興起了玻璃畫,不知何時我也開始畫了,起初臨摹鄰居家炕柜上的玻璃畫,后來興趣極濃,又好在我在工廠工代會工作,筆、墨、顏料可隨便用,一來二去找我畫玻璃畫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畫的大部分是花、鳥、山水,人物是不畫的,臨幕的都是有名畫家的印刷作品(年畫、書刊中的美朮圖),至今我還保留好多,也有自己創作畫稿,玻璃畫有單層的,也有三層帶有立體感的,拫據玻璃橫、豎幅不同,有些畫稿不完全吻合尺寸,就將幾個畫稿取舍組合。作畫時先將畫稿放在玻璃下面,用墨和廣告色畫出第一層次(有時也用油色畫出第一層次),待干后用各種油色分別涂之,再待油色干后,用刀片刮出邊框涂上油彩,晾干后,一幅與畫稿相反的玻璃畫就完成了。

那時玻璃畫主要用在炕柜、炕琴、立柜、寫字臺、箱子座上,也可作裝飾畫掛在墻壁上。那時人們結婚,打的傢具都離不開玻璃畫。會畫玻璃畫可是個苦差事,家里、單位都堆了好多大大小小的玻璃,稍不注意,玻璃碎了還得給人賠,而買玻璃還需憑發給的玻璃票,家里的玻璃票用完了,還得找別人要,真是巧人是拙人的奴才,累苦我也。作畫時間大體在下班后和星期天,心情好畫的就好,畫完自己反復欣賞,看也看不夠。玻璃多了,又心煩意亂,有時干脆搭配作畫,給同一求畫者特別拿玻璃多的,畫幾塊認真的,再畫幾塊忽弄的,那年月人們都很實在,無論誰求誰幫什么忙,都不給報酬,因而我給人畫了那么多玻璃畫,竟然沒得過一分銭,偶爾有給一盒煙的就算燒高香了,但有時也有到求畫者家里作畫的時候,去時帶上自制的畫箱,筆、刷子、染料、汽油、畫樣,畫完可以吃飯、喝酒,有花生米吃就相當于現在吃海參、鮑魚了。

印象最深,自己最滿意就是給親屬結婚畫的對聯了,那烏、花采用的都是工筆手法,前后用一個多星期才完成,現在弄回來已不可能了,不知后來給別人了,還是扔了,還是破碎了,總而不復存在了,唯獨我還保留我自己掛過的兩幅玻璃畫,一幅還在家掛著,油彩有的都脫落了,一幅在兒子樓梯小房里深處,不知碎了沒有,但都不是得意之作。不知哪年哪月,玻璃畫不時興了,傢具用的玻璃畫改為膠合版燙畫了,雖然我也在膠合板上作過畫,燙畫也會,但終于不知何時停畫了,謝天謝地,拜拜了我的玻璃畫。

其二按土暖氣。又是個不知何時,大概在1972、1973年間吧,百姓家里興起土暖氣,土暖氣就是在爐膛里放進金屬作的爐芯,有盤圓的,有盤圓加立柱的,有鐵的,有銅的,也有白鋼的。爐芯進出口都有螺紋,可用4分管、6分管或1寸管連接管道和暖氣片,當然采暖屋外管道還要有一個立管連接水箱,土暖氣按完后,爐子生火,熱水循環,暖氣片(或其它裝置)熱了,屋里也就暖和起來了。有了土暖氣,睡覺屋子沒有了爐子,沒有爐子就沒有灰塵和油煙,不僅屋里干凈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為用煤生爐子產生的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氣中毒現象,睡覺也踏實了。不知道這是誰的最早發明,真是太“偉大”了,我曾在鍋爐房干過,會點水暖,按土暖氣還是行的。

記得我和我的領導工代會主任是按土暖氣的搭擋,他盤爐子,我按暖氣。爐芯是核心,但我們制作是得心應手的,在廠里買根19X1的黃銅管,灌滿沙子在胎具上一偎,幾分鐘就成了盤圓,兩頭銅焊帶扣管頭,一個爐芯就制作完成了。去給用戶(主要是廠內工友)按暖氣,自行車后架綁好借來的帶絲、三角架,車把兜子里放進管鉗子、鐵鋸、麻、油、石綿繩……。到了目的地,大約3、4個小時就可安裝完畢,待爐子盤完生上火,曖氣開始熱了,我們就可以在主人家喝酒吃飯了。其累也累,其臟也臟,其樂也樂,其牛也牛。隨著供暖事業的發展,土暖氣完成了榮耀驕傲的使命。我那個怎樣自制安裝土暖氣的書稿也就陳封在一個鐵箱里了。

其三搭地震棚。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海城、營口發生了7點3級大地震。震前我正在家里和母親、外甥吃飯,家里還來了學玻璃畫的工友,不久,大地就轟隆隆地響起來,我和工友同時喊起來,地震了,我們扶著母親抱著小外甥往屋外走,瞬間沒電了,電燈不亮了,好萛到了街面,腿肚子直哆嗦,時間不長,白色地光出現,余震發生,大地又晃動起來,此時膽戰心驚,只有一個感覺,完了,地要塌了,地球要墜毀了……,周圍漆黑一片,鄰居也都跑出來了,大家亂作一團,不知所措。2月份天氣還很寒冷,總站在外面也不行,好在我家是平房,仗著膽子飛快跑進屋子拿出椅子、衣服,被褥,給母親和孩子穿上、裹住,坐下,天知道這一夜我是怎么過的。

天亮后開始搭地震棚,所謂地震棚就是木桿支起的人字架,上面四周找點什么破簾子、棉被圍上,架子里地下鋪上木板放上被褥,就萛是住處了。記得晚上進地震棚,能蓋身的都蓋了,甚至腳都用棉手套套上,但還是因為不脫棉衣凍的要死。后來不知是聽說還是回想我看雜志當兵雪地宿營的文章,總而言之再進地震棚鉆被窩時,迅速脫掉外衣,只穿褲又丶背心,然后用事先灌好的熱水袋捂身,果然不感覺冷可以入唾。

地震后,一批批簡易房布滿街巷,一有地震風聲,人們就進地震房,而且地震房越蓋越好,甚至有的成了結婚用房,我就曾幫工給人家蓋過地震房,不過是個小工匠,搬磚頭,和大泥,作土坯……。不知何年何月,隨著摟房的興建,地震棚、簡易房幾乎沒有了痕跡。但往日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歷史照片,75年地震紀實攝影。李奇魯攝)

上述一、二、三的經歷,我的年齡在24歲至27歲之間,正值青春芳華,芳華的青春時代。

分享作者:陳征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

相關熱詞搜索:營口 百姓 分享

上一篇:兒時的記憶 ——乘冰排子過遼河
下一篇:生死八小時(抗美援朝營口人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富阳市| 延川县| 乌鲁木齐县| 宿州市| 青神县| 太仆寺旗| 汨罗市| 曲沃县| 来安县| 常宁市| 阿尔山市| 准格尔旗| 锡林浩特市| 安仁县| 灵山县| 兴文县| 高州市| 罗山县| 额尔古纳市| 正阳县| 岳西县| 安徽省| 葵青区| 珠海市| 朝阳市| 墨脱县| 保康县| 莫力| 嘉祥县| 丰镇市| 衡阳市| 古浪县| 仲巴县| 洪洞县| 南汇区| 徐州市| 泗洪县| 红安县| 定陶县|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