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故事”)生意經(小小說)
文/李同雁
聽說我有一個十分要好的老工友辭去工作,在自家樓前兌了一個小賣店,我十分不解,現在超市到處都有,一個小賣店還有錢可賺嗎?據說此前,也有要好的朋友勸他,從他的態度看已是不可動搖了。他還私下里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著派出所還愁沒錢賺?”這前兩句倒也好理解,這后一句只有他自己明白了。
終于有一天,我帶著疑問來到了他的小賣店。工友熱情的把我讓進屋里。這是一個樓前接出的一間樓座,面積約十幾平方米,屋里的貨物很擠,顯得很雜亂。我本來就帶著疑慮,這一看更是疑慮重重。我便直接問他:“就這小店能賺錢嗎?”他卻反問我:“不賺錢我這大半年喝西北風啊?”
這讓我更有了好奇心的再追問了一句:“真的能賺錢?”這時,他干脆向我娓娓道來:“我在這住了20來年,這賣店的主人我們相處的不錯,我經常來這里和他聊天,有時還下盤棋,所以,這里的情況我了如指掌。的確,剛剛出現超市時,這里生意的確不好,可是,自從派出所搬到這前面后,這生意就來了。
看我還有些不解,他接著說:”這你又不懂了吧?派出所一般負責處理一些治安案件,最多給個拘留,所以案件一發生,就有人來求情,想領人走,至少兩條高檔煙,我這里就近便多了,這買賣不就起來了嗎?所以,我的高檔煙還供不應求呢。這不,人家賺著了,想干個大的,這我才撿個漏……”
說話間,一個青年人跑來氣喘吁吁的指著貨架說:“硬……硬打……兩條。”我還沒弄明白咋回事,我工友就麻利的把兩條硬裝“人民大會堂”香煙用報紙一卷,遞了過去,那青年交了錢把煙揣進懷里推門向派出所跑去。從買到賣,這動作看上去訓練有素。
工友沖我笑了笑說:“看到沒,來了就是急的,只要有貨就行,貴點沒關系。其實,這里還有帳算呢,有的警察不吸煙,回頭又賣給我,兩條煙我一下又多賺40元。”
我又好奇的問:“就靠賣煙嗎?”他沖我詭秘地一笑說:“不是,比如有些腦袋轉得慢的來辦事,人家告訴他下午再說,他沒明白人家這是暗示他表示一下,結果他真的就傻著等,結果中午就得在這將就一口,有時一家來一群,這樣,我的香腸、面包、飲料就成了快貨。其實,這樣一來一槍倆眼,下午照樣得買煙。”此時,我除了佩服他的精明之外,心里卻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時,剛才買煙的青年突然推門進來,一下把煙扔在柜臺上說:“這煙人家不要了。”
我此時真的慶幸,總算遇到包青天了。
停頓片刻,那青年一臉的無奈說:“他媽的,這幾天不見還口味高了,干脆換兩條軟包的吧。”我的心一下又涼了起來。
我好奇的在工友那呆了大半天,這故事接連發生著,每發生一次,我都有一種被刺痛的感覺。
望著派出所門前那對張著血盆大口的石獅,我頓感不寒而栗。門前哪塊清晰可見的“執警為民”牌匾,不知何時被風吹得有些扭曲,漸漸地,那些字在我的視線里變得愈來愈模糊了……
供稿作者:李同雁,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報復(小小說)——李同雁
下一篇:龍母廟風雨——王瀟慧